田径为什么被称为“运动之母”,其训练价值和对其他项目的价值是什么?

admin 1个月前 (05-18) 新闻中心 5 0

田径为什么被称为“运动之母”,其训练价值和对其他项目的价值是什么?

田径为什么被称为“运动之母”?其训练价值和对其他项目的价值是什么?田径运动员转其他项目有什么优势吗?

田径是运动之母,中国的“基础体育”发展不充分、不平衡,目前只是体育大国而不是体育强国。

1、

一般认为,基础科学是推动“工业大国”走向“工业强国”的核心动力。同样的道理,我们从“体育大国”迈向“体育强国”的进阶,必然也要大力发展“基础体育”。

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登顶金牌榜为标志,中国体育经几十年努力,已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议的金牌大国地位。然而,我们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体操、跳水、乒乓球等技巧性强的项目,在有“运动之母”之称的基础大项田径上,与美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。

“得田径者得天下”。这不仅因为田径项目的奥运金牌多达46枚(全部28个奥运大项的金牌总数为301枚),更因为田径运动员玩的就是跑、跳、投,挑战的是更快、更高、更强的奥林匹克理想和人类身体本能的极限。百米、铅球、跳高、跳远……越是“简单粗暴”的基础项目,越有含金量和价值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王嘉男的8米36会被称为“奇迹一跃”——7月17日,中国选手王嘉男在田径世锦赛男子跳远决赛最后一跳跳出8米36的成绩,绝杀夺金!

凭借这一跳,王嘉男创下多项纪录:拿下本届世锦赛中国首金、拿下中国和亚洲男子跳远世锦赛历史首金,成为继110米栏刘翔和20公里竞走王浩、陈定之后中国第4位世锦赛男子冠军,成为中国男子首位田赛世锦赛冠军。

2、

中文“田径”一词,有名的出处如北宋王安石诗句“圃畦荷气合,田径烧痕斑”。田野、小路,古希腊人也是在充满田园诗意的场地上开展体育锻炼和竞技——跳跃、投掷项目的比赛,在原野、空地上举行,对应英文Field(田);赛跑、竞走项目的比赛,在道路、跑道上举行,对应英文Track(径);田赛和径赛均以场地命名,合称“田径”(Track and Field)。

当然,也有一些国家和组织沿用古希腊“竞技”(Athletics)这一概念,例如日本,就将田径翻译为“陆上竞技”。

不管名字怎么叫,田径的本质就是跳跃、投掷、赛跑、竞走这些人类最简单、最自然的身体动作。这些身体动作又与人类的生产、生活、教育乃至战争,有着最直接、最密切的关系,有着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。

所以毫无疑问,田径项目的运动成绩代表着整个人类自身潜能的最高水平、体育发展的最高水平,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身体素质的最高水平。

几十年来,中国斩获了那么多金牌,涌现了那么多优秀运动员,但我们谈论中国体育的时候,一定要从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参加1932年奥运会开始说起,远渡重洋的艰辛、止步预赛的遗憾。

还有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1956年以1.77米打破了世界纪录,男子跳高名将朱建华1984年以2.39米刷新了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。

1990年代的“东方神鹿”王军霞,奥运会1金1银、世锦赛1金,多次打破3000米、10000米世界纪录。

女子竞走运动员王丽萍2000年获得20公里竞走奥运金牌。

当然必须有刘翔!他是中国体育田径史上(也是亚洲田径史上)第一位集奥运会冠军、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、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、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。2004年他获得男子110米栏奥运金牌,2006年以12秒88打破世界纪录。

而现在中国田径的领军人物,当数苏炳添、王嘉男、谢震业、巩立姣、刘虹,他们肩负着书写中国田径新历史的重任。

3、

人们常说,文无第一、武无第二。

足球、篮球、排球等集体项目,我们无法用一个客观公平的标准去衡量、对比个人功业——到底贝利还是马拉多纳更伟大,乔丹究竟比科比强在哪。而以田径为代表的“基础体育”,这些项目比的就是速度、高度、距离,数据说话,无可辩驳。

中国田径在去年的东京奥运会上已经展现出了世界级的水平。男子短跑、跳跃,女子投掷、竞走等项目表现优异,一共斩获2金2银1铜(巩立姣女子铅球金牌、刘诗颖女子标枪金牌、朱亚明男子三级跳远银牌、王铮女子链球银牌、刘虹女子20公里竞走铜牌),在金牌榜和积分榜(田径项目)上均排名第七位。

苏炳添出现在百米决赛场上,其伟大意义则甚于任何项目的夺金。

积分榜则比金牌榜更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田径项目的整体实力——按照各个项目前八名分别取8分、7分至1分的方式,得出各个国家田径代表队的积分排名。中国队在东京奥运会的田径总积分是63分,排名第一位的美国队为263分;中国队金牌2枚(奖牌总数5枚),榜首的美国队金牌7枚(奖牌总数26枚)。

今年5月份,国际奥委会宣布中国田径男子4×100米接力队(苏炳添、谢震业、汤星强和吴智强)递补获得东京奥运会铜牌。这也是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短跑接力奖牌。

中国田径的发展,过程漫长而困苦,而近年取得的突破有目共睹。这是中国从金牌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。是否由此也可以推断,基础体育的发展水平,正是体育强国崛起的重要指标?

正在进行的田径世锦赛值得我们关注。关注中国田径,可以让我们更直接、更客观、更真切地观察中国基础体育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。

“基础体育”是一个需要被充分讨论和重视的话题。


(原文刊载于2022年7月22日《晶报》,作者为本人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)

相关推荐

网友评论

  • (*)
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