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文杰:大兴调研之风,如何避免“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”?

admin 1个月前 (04-11) 新闻中心 14 0
王文杰:大兴调研之风,如何避免“以形式主义应付形式主义”?

  【文/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王文杰】

  近日,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”成为社会热门话题。相关通知(《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》)还对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一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,比如要求“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,同时,针对相关领域或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项调研。”

 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,毛主席的那句名言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”,相信大家耳熟能详。不过据笔者了解,在实践和具体执行中,上级的调研,不少出现跑偏走样的情况,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,反而给基层带来困扰,影响了干群关系。

  因此,理清上级调研的实践逻辑和问题,对于优化政府的调查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调研是如何跑偏走样的

  笔者在基层长期调研观察发现,自上而下的调研跑偏走样,主要有三个表现:

  一是蜻蜓点水式调研。

  自上而下的调研一般采取以听汇报和实地看点相结合的方式,而上级领导由于时间短、要看的调研点多、陪同人员多等原因,很难深入了解具体情况,甚至很难有时间坐下来。

  笔者在调研时曾遇到一位市领导下来调研,一个上午就要跑3个调研点,县委主要领导、分管县领导、部门主要领导、部门分管领导、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、乡镇主要领导干部、乡镇分管干部、村社干部等等都需在场陪同,调研队伍庞大。在这种场景下,基层主要以汇报成绩为主,会尽量避免谈问题,即使上级表达出关心问题的倾向,基层干部和群众也只会讲表面上的问题,不会触及深层次矛盾。

  二是运动式调研。

  近些年来,各级领导干部都在鼓励机关干部下去调研,但也深感机关干部存在杂务缠身下不去的困扰,便采取布置任务甚至发文的形式要求上级机关干部下去调研。在行政命令的统一安排下,各个单位便会开始密集化的调研,而且调研地点的选取会多集中在一些具有工作亮点的地方,往往导致基层应接不暇。

  而且,在这类调研中,上级机关干部往往是为了完成调研任务,而并非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为导向的自愿调研,因而缺少自主性和主动性,调研成果往往也是东拼西凑,很难发挥实际作用。更有甚者,还有少数上级干部借调研名义,携家眷妻小让基层安排旅游接待,严重损害了干部形象。

  因此,这类调研的结果就变成了“热热闹闹走过场”。

  三是调研检查化。

  近些年来,督查成为政府推动工作的主要方式,也构成基层负担的重要来源。为了给基层减负,中央提出“精文减负”,强调要统筹督检考,从严控制检查次数,避免给基层造成负担。在这一背景下,上级机关为了推动相关工作,便采取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形式,名义上来调研,实际上却变成了检查工作,反而进一步给基层带来压力,让基层难以适应。

  一次,市里下发通知,说是某市领导要下来专题调研某项工作。县里信以为真,向下转发调研通知,结果在距离调研日期前两天,才通过其他渠道得知名为调研实为拉练检查,弄得他们十分被动,赶紧重新制定迎检方案。

  长此以往,就导致基层倾向于将所有调研都当成检查来对待,以迎检的方式和态度来对待上级的调研。

  为何上级调研会走偏

  上级调研之所以会走偏,大体上可归咎于两个原因。

  原因之一是上级的调研方式方法存在偏差。

  具体说来,又可分为两个方面,一方面,在调研的定位上有偏差,常常把调研工作变成指导工作。

  上级到基层调研,应以虚心学习的态度向基层的干部群众请教,多看多听多问,在充分获取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掌握情况。但是在实践中,上级干部可能由于缺乏角色转变意识,习惯以自上而下的视角对待基层,不时会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发表意见,基层则可能会将上级的意见当成工作部署去落实。

  比如笔者曾听说一名领导本来是去调研乡村水渠建设的,路过一条小路时,无意中说了一句道路两侧不够整洁,陪同的当地干部听到后脸色一变,立马要求当地村干部整改。这不仅没有给基层解决问题,反而增加了新的问题。

  另一方面,调研的方法有偏差。

  上级调研的目的是掌握实际情况,提高决策科学性,因此需要带着思考下来,通过面对面的、平等的交流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。但在现实中,上级的调研常常缺乏明确的目的,更多依赖基层的汇报,缺少座谈会等深度互动的形式,很容易沦为打卡式调研。

  一些上级调研出现走偏的另一个原因是,基层对上级的不信任。

  面对上级的调研,基层常常存在一种矛盾的心理:一方面,他们在工作中深感困扰,需要获得上级的理解和支持;但是另一方面,基层又有诸多束缚,存在不敢说、也不想说的情况。

  不敢说的原因在于,基层干部并不知道上级调研的真实目的,一旦谈问题,则可能涉及具体的人和事情,后果不可预料。为了避免出现意外,干部只会把上级往有工作亮点的地方带,所有调研点位都是提前设计好的,都是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,甚至在路上“随机”碰到的百姓都可能是提前安排好的“演员”,座谈会更是提前做好了人员筛选和观点引导。上级很难借此真正体察民情,了解一手信息。

  不想说的原因则在于,基层干部早已见惯了大量浮于表面的调研,从上级下来的言行举止就能判断是真调研还是假调研,因此普遍对上级调研不抱太大希望。即使基层干部坦诚布公地和上级说了问题,但很多时候都是只调研不解决问题,领导年年来,问题年年在,说了也没用。时间长了,基层干部麻木了,也就懒得说了。

相关推荐

网友评论

  • (*)

最新评论